2026中國上海國際智能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展覽會2026 Chin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t Robo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Exhibition時間:2026年6月3-5日 地點: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
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將在展會上集中亮相,從協作機器人、柔性制造單元、智能裝配系統到模塊化生產線解決方案,全面展現機器人在制造業升級中的創新應用。通過高精度傳感器與先進驅動技術,工業機器人正不斷突破極限,實現更高的柔性化與自適應能力,為“智能工廠”提供堅實支撐。
在醫療健康、養老護理、公共服務等領域,智能機器人正引領一場技術革命。展會將展示手術機器人、康復機器人、智能陪護機器人等最新成果,結合人機交互、語音識別與自主學習技術,為醫療與社會服務行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,拓展智能機器人在民生領域的廣闊空間。
參展價值|Exhibition Value:一、品牌價值提升:作為國際化、專業化的智能機器人產業盛會,本次展會將成為企業展示實力的核心舞臺。參展企業不僅能借助展會實現新品全球首發、解決方案集中展示,還將通過專業媒體、行業門戶、社交平臺和現場多維度傳播,獲得全方位品牌曝光。在行業專家、政府代表、投資機構與采購商的共同關注下,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與行業地位將得到顯著提升,進一步強化市場認可度和競爭力。二、市場拓展與訂單轉化:本屆展會預計將吸引來自智能制造、醫療健康、倉儲物流、教育服務、航空航天及特種作業等多個應用領域的專業買家與采購商。參展商不僅可以直接面對高意向客戶群體,展示核心產品與定制化解決方案,還能通過展會平臺快速建立合作意向,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訂單。與此同時,海外買家的參與也將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機會,推動參展企業的產品走向全球市場,實現“國內引領+國際拓展”的雙重價值。三、技術交流與產業升級:展會同期將舉辦智能機器人高端技術論壇、行業應用峰會、新品發布會 等重量級活動,邀請國內外院士專家、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代表參與。參展企業不僅能夠第一時間掌握 人工智能算法、機器視覺、智能傳感、人機交互、群體協作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成果,還能與行業上下游建立直接聯系,探討聯合研發與應用落地的可行性。通過技術交流與思想碰撞,企業將獲得加速研發與產業升級的創新動力。四、資本對接與合作:在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,資本市場對相關技術與應用的關注度不斷提升。展會將設立投融資對接專區,邀請產業基金、創投機構及龍頭資本方參與。參展企業不僅可以向資本市場展示自身的創新成果與發展潛力,還能通過面對面的深度交流,獲得融資、合作研發和戰略聯盟的機會。對于初創企業而言,這是展示技術、吸引投資的絕佳渠道;對于成熟企業而言,這是實現并購、擴張與資本運作的重要平臺。五、國際合作:2026上海智能機器人展不僅是國內產業的展示窗口,更是全球化合作的重要橋梁。展會將有來自歐美、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等地的知名企業參展與采購商參會,帶來國際最新研發成果與應用案例。參展企業能夠通過全產業鏈的集中對接,洞察全球市場格局,把握行業發展趨勢,完善自身戰略規劃。無論是尋找供應鏈合作伙伴,還是布局 國際市場與海外渠道,展會都將為企業提供全面支持,助力其邁向全球化發展新階段。
參展范圍|Scope of Exhibits:1、具身智能產品:人形機器人、四足機器人、雙足機器人、仿生機器人、智能機器人、輪式機器人、靈巧手等。2、服務機器人:教育機器人、家用機器人、娛樂機器人、餐飲機器人、消毒機器人、巡邏機器人、康養機器人等。3、特種機器人:水下機器人、消防機器人、空間機器人、工程機器人、農業機器人、應急救援機器人等。 4、工業機器人及應用與方案:工業機器人本體、多自由度機器人、機械手、面向工業應用領域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;工業機器人功能部件及關鍵零部件、伺服系統、控制器、減速器、傳感器等。5、核心零部件與關鍵技術:AI算法與語言模型、AI芯片、語言模型LLM、多模態大模型LMM、視覺傳感器、3D相機、激光雷達、多目視覺、傳感器與執行器、減速器、控制器、電機、通信模塊、機器人關節模組、靈巧手、末端執行器、編碼器、電池與電源、能源管理、專用電線電纜、機械結構件材料、金屬/非金屬/復合材料、機身、連接件、操作系統與開發平臺等。6、綜合服務:軟件研發平臺及應用服務、研發設計、檢測認證、機器人產業園、高校及科研院所、協會聯盟、孵化平臺、技術服務、投資機構、貿易公司、媒體及其他相關單位提供商等。2026上海智能機器人展組委會Contact:張峰Phone:18501767087(同微信)Tel:86-021-59781615E-MAIL:8537536@qq.com
2025年展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
“e書在線:“電子樣本專業推廣,“展會信息”搜索發布。 戰略合作伙伴: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 溫州金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浙ICP備15011510號-1